互联网就像一个大的信息库,每天不断有新的信息在这里产出、传播、扩散,信息来源是共开的,所以难免会产出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和渗透性高的内容,这也是当代网民的最大特点:
企业通过各种自媒体和官方媒体对外展示形象,将品牌和产品传递给客户;媒体通过各大网站与社交媒体,将全球新闻、评论以及民生信息传递给公众;网友也作为一类群体在社交网站、自媒体等平台发表言论。
互联网被各种信息充斥,汇集成了一个浩瀚无比的情报海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能从中整理出所需的内容。这个信息场同时也是舆论发酵地,各种言论交织,在网络虚拟性和网友群体极化双重作用下引发一场场舆论狂欢,舆情监测的工作显得尤为紧迫与必要。
01 舆情监测十分重要
品牌主:为什么要做舆情监测?这对企业有什么意义?
公众的表达欲变得越来越强,内容发布的门槛也越来越低。如果引导不善,负面言论将对企业形成较大威胁,舆情监测较为重要的作用就在于良好舆论环境的塑造、正面形象的传播、负面危机的及时应对。
奔驰品牌危机事件
案例简述:2016年,有新浪微博网友爆料奔驰高管发表辱华言论,引发全网激烈反响,舆情监测结果显示:90%以上网友认为该高管素质低下, 31%网友对奔驰产生质疑并发起抵制。11月21日奔驰接连发布两则声明,之后舆论风向渐渐转变,负面声音慢慢下降消亡。
舆情监测的主要价值如下:
1、通过信息提升品牌传播效率。舆情监测工具从互联网采集的丰富情报,可用于企业传播各个环节,如改进工作流程的薄弱部分;拓展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方式及效率;还可作为决策参考,比如改善企业宣传阵地,增强企业优秀文化及传统的辐射力与感染力。
2、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对于企业来说,要在互联网保持正面的公众形象就必须了解自身的网络舆情状况,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是保证良好网络舆论环境的前提。
3、及时准确的负面信息处理。企业网络舆情监测有助于预防及减轻企业爆发舆情危机的风险,能帮助企业在舆情环境中占据主动地位。
02 什么是舆情监测
对于舆情监测的定义,目前业内统一的描述是,通过对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等信息进行及时的采集、分析、预测的行为,监测范围覆盖微博、微信、BBS论坛、博客、新闻、APP等。通过采集网络信息的内容数据、互动数据等,量化处理传播指标(如网络声量、正负面口碑等),对重要传播节点、敏感信息进行分析解读。
舆情日常监测,有两个重要部分组成:第一是传播监测。包括品牌与产品传播、竞品分析、行业动态、热门话题、传播诊断、公关与营销活动效果测量等。第二是危机预警。及时发现敏感信息,跟踪事件发展,为企业积累品牌危机案例库与沟通机制。
03 怎样能做好舆情工作
展开舆情工作,除了借助系统与专业分析师的帮助,还需要对服务对象展开系统的分析,以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企业品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正面声音、引导中间声音、化解负面声音。
网络信息量巨大,单靠人力去处理是不现实的,这样就需要舆情监测人员明确目标、提高效率,采取有效的监测方法和管理手段,保证信息抓取速度快、媒体监测范围广与分析结论精深,这样才能不遗漏互联网上与企业相关的重大新闻、重要信息,将不良影响降至最低,将有利机会牢牢抓住,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及早处理。
舆情检测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危机处理,其工作流程如下:
1、提前拟定应急危机处理预案。针对各种类型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包括确定预警等级数据标准与设定常规负面词、沟通申报机制等,做到有所准备,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
2、牢牢把握事态的发展。保持对事态第一时间获知权,加强监测力度。通过舆情监控技术,第一时间采集、汇总互联网上各种信息,一旦捕捉到负面敏感信息,即刻定级与研判,密切追踪事件。
3、积极、高效地进行沟通,尤其是对危机涉及的部门,更是要做到协同作战、相互配合与共同商议,舆论走向变化莫测,要及时对预案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才能让企业化危机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