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处置困境缘何而来?
1、新传播平台大量涌现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平台已不再局限于“两微一端”,悄然兴起的多种新平台成为多个公共舆情事件的信息源头,给传统的舆情监测和预警带来难度,使得危机应对更为被动。
2、群体情绪的天然短板
网络中的网民彼此陌生,往往会因为对某一事件存在相同认知、情绪而迅速聚集、联合。庞大的网民数量,再加上受固有成见、情感投射等心理效应影响,以及大数据算法推荐带来的“信息茧房”困境,一定程度上使得情绪宣泄多于理性思考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更为凸显,增加了网络舆情处置的难度。
3、舆论诉求多元化的挑战
网络舆情大多是社会现实问题的线上反映,当人人都拥有“麦克风”时,众声喧哗的舆论生态即形成,大众舆论日益呈现诉求多元化、内容复杂化的态势,倒逼网络舆情应对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要与时俱进。
既然它如此重要,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舆情监测吧。
舆情监测是通过技术手段广泛收集互联网上留存的各类信息,梳理各个舆论场的观点和态度,辅助公共决策或商业决策参考。舆情业务中并不存在对利益方的袒护、包庇和纵容,其目的是呈现真实民意和诉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是要“解决发现问题的人”,除了负面信息预警,还包括口碑修复、风险预测、竞品分析、态势感知等业务重点。
网络舆情发展前景。
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促进了网络舆情行业的深层次改革。一方面,风险社会使得各种突发性危机接踵而至,人们疲于应对;另一方面,在网络舆情实际应对过程中,技术和数据的作用愈发重要,网络舆情错综复杂,需要更专业的人才参与处置应对。进入到2019年后,在政策利好、技术驱动、需求量大的良好背景下,舆情业务正在走向更为成熟和综合的发展态势。
综合来看,舆情监测已成为社会稳定发展的一个利器,网络舆情可以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不同类型的客户有不同特点和需求。